780
樟脚村 古宅“彩石厝”_樟脚古民居游记攻略_窝棚旅游网 
天气预报   · ·
客服热线
130-6243-8555
旅游预订 — 请按 1
投诉建议 — 请按 2
厦门站
樟脚古民居 1.7分
写游记 写点评 发照片

樟脚村 古宅“彩石厝”

走走逛逛 • 窝棚旅游网(http://www.tulouyiriyou.com) • 2013-07-26 14:05:39

  有那么几天特别想去拍几张有感觉的照片,可能是工作太烦躁,生活压力有点大,需要一些自然的力量让我继续向前吧!于是来到了樟脚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古民居“彩色石头屋”。

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即1799年,距今已有214年的历史。

一堵堵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紧挨屋后便是一堵石砌大岸,岸上的人家就高踞于下方人家的屋顶上。

同一幢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这里有些人家,窄窄的巷道上常常还要盖上石板或铺上屋盖,这巷道变成地道了。一家一家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

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都是从防盗方面考虑的。同一幢房里,却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间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为的是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古民居中最为堂皇,最具特色的应数“瑞峰楼”。

“瑞峰楼”位居村子高处,这幢两层楼房全是用乱石块砌成的,整幢楼房三面全石到顶,只在二楼正面墙上留三个小窗,也是因为防匪的原因。大门构筑精美,由精雕的辉绿岩方块石垒成拱形的大门。门楣上是雕有“瑞峰”字样的匾额,落款为“清嘉庆四年乙未中秋”字样。“瑞峰楼”底部墙宽一米,二层最窄处也有70多厘米。楼内两边上下各三个房间,后边是小厅,中间是一个大天井,天井四周围以栏杆,这个天井供楼内各房间的通风采光。这种构造,与闽西的土楼有点相似。  

樟脚古民居共有大小不一的数十座,大量建于清代,现仍有住人。

古民居所砌山石,形状不一,色彩鲜艳,古香古色,堪称一绝。

樟脚村如今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写生村、油画村、摄影村了,每年来此采风的画家、摄影师不计其数,甚至于还有些人建设了“摄影基地”。

虽然大量的内行人、外行人,搞艺术的和伪艺术的人纷至沓来,但这并未给这座古村带来啥啥冲击和影响,反之乡亲们仍然神闲气定的传承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平静、自然、古朴,与世无争。这些都是这座古老村寨的个性与标致。

由于没带“单反”,下车之后原本只想随便走走,最终还是忍不住技痒,抓出手机咔嚓嚓的也拍上了。

樟脚村的“彩色石头屋”或大或小,建筑形制规格几乎无章可循,全是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杂乱的彩色石头在雨天更显斑驳炫丽。但估计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屋大多数无人居住,有些已经轰然倒塌,风光不再。

村子很静,没什么人,顺着小径里到处溜达,偶尔会遇见几位在一起闲聊的老阿婆,发现她们都特爱披戴红色的头巾,这在色调灰暗的村子里,简直就是一个靓点,上镜也很好看。

樟脚村与许许多多的古村镇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即“传承和发展”,村子里新盖的房子,已经完全没了传统的韵味,挤在老宅的外围,简直大煞风景。想拍古村全景的照片,总是有一些不三不四的新房子,会挤进画面,躲都躲不掉。还有就是电线乱拉,横七竖八,拍进照片极其破坏美感。

樟脚村非常干净,让俺这样十分挑剔的人都无话可说。看到两滩人马在翻修老宅的屋顶,难道他们还会继续在里面居住麽?

偶遇一群从泉州过来的“文化人”,误以为我们是本地的,向我们打探村里的祠堂,俺用手向上指了指,擦肩而过……。



樟脚村采风


点赞 0
免责声明
1、本图片由网友上传,页面刊出的发布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
2、本图片版权仍属原作者所有,如果您是作者请联系我们添加您的姓名;
3、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页面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
4、如其他媒体及网站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
5、图片只做旅游城市景区景点展示,不作盈利使用;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回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发现好玩的地方 | 问题反馈 | 添加景点 | 景点大全排行 | 友情链接申请:请加 44685295 |
窝棚旅游网(http://www.tulouyiriyou.com) 闽ICP备19001345号-29